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小说全集网 -> 都市言情 -> 蠢蠢欲动

正文 531捷足先登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五一开学后,班里就传来惊人消息,杨方平,王玉珍已经被《大河报》录取当了记者,现在已经进入实习阶段。

    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的人,虽然《大河报》创刊的消息满街到处都是,但我们竟然没有想到他会招收新人,启用新人,更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投身其中,成为其中的一个分子,成为郑州的一员。看来习惯的思想很大,我们只是考虑回到本地后如何再进一个台阶,就像李胜利,他思虑着毕业后就到尉氏三中去,争取三年入党,五年提干,十年当个副校长或者校长,没有想到更大的飞越。汤泉中一直在跑记者这条线,他竟然和我们一样五一后才知道这个消息,很是吃了一惊!

    受此鼓舞,班里很多同学都开始谋划新路。正好新华社河南分社招聘记者,所以许多人都赶快报了名,但是报名的门槛还是阻住了很多人,报名条件是要求有自己的一篇作品,必须提供复印件,而且是文章,规格不限,不拘发表在哪里。我在院报上发表有几首诗,文章却没有。但我急中生智,把发表自己诗歌的名字剪了下来,粘贴到一篇他人的文章上,也算报了名。

    笔试就在新华社河南分社的楼上进行,主要是拟写一句话新闻,拟写新闻标题,根据新闻素材编写导语。考试完之后我竟然没等通知就回家了,主要是学校里放了几天假,农村的学院可以回去帮助麦收,这个时节,家里正是要我出力的时候。而我愚蠢地想当然地认为这像平时考试一样,一考定终身,录取不录取都是后来的事情。

    等我回来的时候,汤泉中告诉我,我进入了面试名单,但苦于不知道我的信息,无法通知我。他也进入了复试,目前正等消息。面试也是给你一些新闻素材,让你采访某个人,主要看你随机应变能力。后来,汤泉中被通知录取了,并且到开封集训,他也提前告别了我们,走进了光荣之路。

    我有些懊悔,遗憾自己再次在关键时刻措施关键机遇。但是并不十分懊恼,在家里,我那个洛水的亲戚已经离开了市教育局,荣升为广播电视剧的副局长,我幻想着可以凭借着这个台阶进入洛水。

    虽然依旧四处打探还有没有留在郑州的可能,但这样的机遇竟然不再有。很快,参见研究生考试的人也有了结果,班里的几位同学有的考上了郑大,有的考上河大。刘志忠和韩宏远都落选了,但刘志忠并不气馁,他决定毕业后继续飘在郑州准备下年考试,他多次宣称:他已经打定主意,死也不会老家去。韩宏远模棱两可,他正等家里的安排,他家里有一定的门路,看家里能不能进行安置。

    当我们正在四顾惶惑时,学校那里传来通知,要求我们写毕业论文。我们是学院的第一届中文本科生,学校仓促的很,竟然忘记了这个重要项目。他们或者也想沿用惯例,对于我们这些成人脱产生网开一面,但上面却做出明文要求,必须符合本科生惯例。于是,学校领导专门为我们开了会,可以不进行论文答辩,但必须有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,否则准时不会取到本科毕业证。时间很短,只有二十多天,要求我们抓紧准备。杨方平和汤泉中几个,也被召集回来,通知了这次任务。

    我们只好再次钻进图书馆,组织自己的毕业论文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我一直遗憾自己,缺少那种全力以赴的勇气,缺少那种破釜沉舟的气魄!

    </div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