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小说全集网 -> 都市言情 -> 蠢蠢欲动

正文 22相亲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就在我振作精神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的时候,父亲开始盘算给我相亲了。

    在父亲看来,我虽然没有能在城里工作,也算捧上了令当时人们羡慕的铁饭碗,他在乡亲们面前还是一件很骄傲的事。我考上中专的时候,就陆续有人提亲,但父母都回绝了。一者姐姐当时还没结婚,二者主要看我能不能自己在学校里谈一个。不想我遭受第一次打击后变得有点内向,动辄被邻家大嫂们看成一个大姑娘,上学时时也不敢大胆追求女孩子。现在姐姐也出嫁了,妹妹还小,正在上小学三年级,而我,因为在小学是蹉跎太久,现在也已二十一岁,正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,我的同村好友有的几年前已经结婚了,孩子都已经满地乱跑了,所以父母看我调动工作无望,就想尽快了却他们的心事。姐姐一心希望我能找个手捧铁饭碗的人,但在乡下这样的女孩实在不多。和我一同分配到本乡的那个城中女孩,早已被一同分去的男孩子近水楼台先下手为强捞到了自己怀里,我自然没戏!

    我当时也没什么主见,就听从父母的安排!

    第一次相亲是被同门大嫂安排的,听说是她娘家同门的妹子,我很不看好。因为同门大嫂长得有点黑,当然也不是黑牡丹之类的,模样一般化。但禁不住父母一再劝说,我还是去了,结果和想像基本相同。虽然不敢正面看她,但偷偷瞄了几眼就感觉不如我的法眼:她果然有点黑,瘦瘦的,个子恐怕也不高。嫂子跟我们聊了几句之后,我就仓皇逃去。

    “他呀,还是觉得害羞,像个大姑娘似的!”背后,我听见同门嫂子好像很懂我似的对那姑娘说,其实她不懂得天下男人大多都是好色的!

    父亲见没有成功,第二次竟然自个做主,给我安排了一桩相见礼。父母之命,媒婆之言,当时流行的就是这个!也是几千年中国的古传,由不得儿女做主的。姐姐基本就是这样情况。媒人是父亲的老友的老婆,父亲自然认为她不会做出对不起我们家的事情,所以我们没有见过一次面就直接安排了相见礼。

    相见礼在本地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,女方会派出姑姑婶婶一批人来到男方家中来实地探查,品评一番之后再做决定,男方自然也要相应派出姑姑婶婶全程陪同,顺便看看女孩,自然也要品头论足一番,然后由双方长辈决定是否同意结下这门亲事。如果意见达成一致,下面就给男孩和女孩一小段独处的时间,让他们互赠信物;最后自然皆大欢喜,男方早已准备好酒宴,于是邀请入戏,男方父母姑姑婶婶正式与女孩见面,送上红包,缔结婚姻。女方临走的时候,男方还要送上彩礼,让女方高高兴兴地带回去馈赠亲友,广泛告知这段姻缘。当然,如果有一家后来反悔,一般的规矩是:男方反悔,彩金彩礼不再退还,就算弥补感情损失费;女方反悔,要把彩金和信物退还,彩礼一般都是食物,那时早就化作粪土,男方只能大度地表示不要,如果过分较真,传出去给人留下更坏的印象。当然,举行一次相见礼在农家也不容易,需要花一笔很大的钱。

    父亲就是抱着必成的决心办这次相见礼的,他像例行公事一样告知了我,言外之意不得表达不同意见,我当时本无主见,也就依从了她。女孩子相貌还算周正,个子很高,父母很满意,认为下地干活很有力气。姐姐一直反对这场婚事,到此也无可奈何,只得随礼。我在交换信物的时候大胆看了这女孩,感觉比少奎女人还漂亮一点,就算认可了。交换信物的时候我还大胆地拉了拉她的手,她很快就缩回了。

    那时的青年男女还不开放。那时的我很有阳刚之气的,对女孩子一直很规矩,希望能在洞房花烛夜完成神圣的一切,所以那方面也从不敢妄想。而现在的年轻人,且不说城市,就算是乡下也早已“开放搞活”了。就算传统一点的妇女,女儿只要和男孩举行了相亲礼,不必等到结婚当天就可以留在男孩家,与男孩颠鸾倒凤同赴巫山;还有很多男孩女孩,“先上车后补票”,带着大肚子回家拜见父母,父母们也只好顺水推舟赶快让他们结婚为是!

    父亲本来以为事情很圆满,等行走一两年,就为我举行婚礼,可以了却一桩心事。但不久姐姐就打听出来许多不好的言语来,说女孩并不沉稳,而且还隐瞒着一种病。父亲并不相信,但不断有亲戚向父亲汇报这些不好的传言,父亲终于有些沉不住气,亲自到老友家探清虚实,父亲老友当时有些支吾,父亲生气地走了。回来后就命令我母亲善后,我母亲自然理直气壮地找到女方家宣布了不再结婚的消息。虽然不能要回彩金彩礼,母亲姐姐还是觉得挺满意,毕竟我是手捧铁饭碗的人,好人家的女孩多得很,需要慢慢物色才是!

    父亲有些气馁,就不再张罗我的事情。因为家里损失了一笔钱,就再次外出打工去了。

    而我,当时一腔热诚是教好学,取得学生的信任。平日的时候,和同事间打打篮球,在田野间跑步,渐渐感觉生活还不错。那一年我班各项成绩都很好,拿了全乡第一名。我逐渐找回了自信,感觉自己从事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是阳光下神圣的职业。那时也没有什么奖金,工资三十多块钱,我一点也不在乎!

    我一边教学,一方面听从同事的忠告,参加自学考试。因为功底很好,每年都顺利地拿到通过了考试。虽然看不见很美好未来,我依然憧憬着明天!

    </div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